修學佛法必具三要見地行持(惟取正見入覺道)下


三、無滅願力恆相續:(發起自己的大悲願力,恆持相續實踐。


願力是一切諸佛成證的根本,沒有一尊佛不是依願成證,所有的菩薩行


者,直至成就佛果,沒有一個不為自己的願力真心而行,而來圓滿成就佛果,對顯教


行者而言稱為:「願力。」,對密教行者而言就是:「三昧耶誓句。」,而自身即是以此


誓句(願力)成就之身,就稱為:「誓句身。」,所以無論顯密的修行,無一不是依願成證。


每一位菩薩行者的大悲誓願,皆是不忍眾生再困厄中成佛大悲菩提心的實踐,依緣依境,隨緣發起解脫眾生苦厄大悲願力,如同: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、藥師佛的十二大願、文殊十大願等皆是,這些諸佛菩薩從因地到果地,乃至成佛,無一不是盡力的圓滿廣利有情的大悲願力,所以我們應當效法諸佛,隨緣發起自己的願力,努力的來實踐,直至成佛永不退轉,恆常相續。這才是我們菩薩行者所要發起實踐的行願菩提。


密教常強調『即身成就。』,而『即身成就』並非金剛乘的專利,在佛陀的時代即身成就本來就是理所當然之事,其實不論顯密的修學者,再修證上皆當對自己要求即身成就,佛陀所教示如此多的佛法,本來就是要我們即身成證的,是要我們當生契入諸法實相成證解脫的,只是後來佛法淪為學術上的討論,讓我們疏於修證,是我們負了佛陀的大恩,我們應當深起慚愧,真心修證,以期即身圓證諸法實相,圓滿解脫。


雖然我們能即身成證諸法實相,但在因緣上:我們還是要去究竟圓滿相續我們對眾生的責任、對諸佛的付託,不斷的去圓滿我們的誓願,實踐我們的願力,不要錯解修證密法就不用發起自己的願力,不去實踐廣力有情的悲心,這是不可以的!就像顯教:如廣欽老和尚他是開悟者,即使開悟依舊是度人無數密教如同:密勒日巴大師,他亦是開悟者,即使最後被人下毒,即將身歿之際,依舊是在度化有情。


所以我們在修證上應當:要求自己即身成就。再行願上我們應當:真實的發起自身的願力『以無窮的生命,度盡無量的有情幫助一切眾生成佛。


所以規劃自己的修行生活,應當從初發心學佛就開始,而且應當如祖師所說的「高高山頂立,深深海底行。」一般,發起最廣大殊勝的菩提大願,要圓滿一切眾生成佛並莊嚴諸佛淨土,而一切的修行,要從最基礎開始扎根勤學。從當下開始,用一切的生命來莊嚴諸佛事業,度盡一切的眾生;從現前的一念就進入成佛的生涯歷程,不管百千萬億劫,都不退的走向成佛的大道。(此最後一段文章摘自於佛門正論。)
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
※頂禮如意輪三根本承恩聖眾,願法眾聞解,法行密義,圓証諸佛果地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弟子 如意寶(蓮華藏)叩恩謹述


*(請尊重法故):


1.本處所公開之法藏,請勿隨意轉載它處,若欲轉載請告知,感恩諸位師兄大德。


2.本處所有法藏,皆為利益一切法眾的行持,若以此法,行於非處,因果昭昭,切莫為之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如意寶珠三昧王 的頭像
    如意寶珠三昧王

    【如意寶珠三眛王】如意輪觀音の心意嚴藏寶庫!

    如意寶珠三昧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